粽情传递 情满端午|机关、西线职工共庆端午
绿荫浓,夏日长
微风起,粽飘香
每逢端午“粽”是情
节日共庆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佳节
除了划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
端午的另一个重头戏就是吃粽子了
端午民间食粽的习俗已历史悠久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小编今天就带你去银川中铁水务食堂
看粽子、包粽子、吃粽子
DRAGON ABOUT FESTIVAL
粽情传递 情满端午
为进一步弘扬屈原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团员青年爱国情怀,6月1日早上10:00,应初夏之约,机关、西线职工等21余人,在机关食堂开展了以“粽情传递 情满端午”为主题的包粽子比赛,共庆端午。
主持人何康丽为参赛的职工简单地介绍了比赛流程。随后,大家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分组开展包粽子比赛。
比赛规则:5人一组进行比赛。赛前,将准备好的粽叶、糯米、红枣、红豆、等物品发放给参赛选手,听到裁判员的指令开始动手,根据10分钟内完成的作品数量取前3名,裁判员根据比赛结果为获胜选手颁发奖品。
参赛选手听的津津有味,跃跃欲试。待比赛开始,每组选手分工明确,叠粽叶、填糯米、扎棉线,动作迅速,井然有序, 整个包粽子比赛进行十分顺利。
DRAGON ABOUT FESTIVAL
比赛结果公布
第二名
第一名
第三名
第一名:叶兴文、苏文顺、张咏梅、刘晓丽、杨鹏 第二名:孙悦、杨楠、王蕊、汪涛、王旭
第三名:叶辉、徐浩、朱赫、姚其林、张淼
能手教学
叶兴文部长教大家包粽子手法:首先准备好两片粽子叶和糯米,将粽叶交叠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再填入适量的糯米,将锥尖的糯米压实,不留空隙;填入想吃的馅儿,之后反复翻折,把口封上,包紧后用棉线扎紧。这样一个最简单的三角粽就包好了。
在活动期间,选手们相互交流,其乐融融。
本次包粽子比赛不但是传统文化血脉的赓续,更加强了前辈和新人之间的磨合交流,增强了银川中铁水务团员青年的协作动手能力,营造出极具向心力、凝聚力的青年团队氛围,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于端午节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其由来,说法不一,其中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最大,正是由于屈原的缘故,端午节也因此被称为“诗人节”。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楚秦争霸,楚国大臣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他主张举贤任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怀王稚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保守派的反对。抱负远大而壮志难伸的屈原,在被流放到远离京都的沅、湘流域途中,终日忧愁,常常独自徘徊江边,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下了《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不朽杰作。在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攻破的噩耗后,屈原仰天长叹不已,抱石投入激流滚滚的汨罗江。这一天,正是夏历的五月初五日,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到宋代,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并下诏将五月初五日定为“端午节”,谕令各地官府组织纪念诸如赛龙舟之类的活动,以纪念屈原。
时至今日,端午节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屈原以及他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他胸怀祖国、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缅怀。(来源:中国文明网)